群益介绍
王智 主任 北京市工商大学; 法学学士 王智律师曾在某大型国有企业做管理工作,长期从事法学研究,现专职从事经济、民事、及刑事案件的诉讼、仲裁工作。法学理论功底扎实。司法实践经验丰富,以刑法、劳动法、公司法、合同法、婚姻法、房地产法为主要研究方向,以刑事案件、合同... ...【详细介绍】
您的位置:首页 > 司法新闻 > 正文

现实版《盗墓笔记》!两座清代古墓塔被整座搬走

2018-01-12 08:20:03 来源: 法制日报 | 2018-01-12 11:47:27| TAGS: 古墓 现实 笔记


            南派三叔的一部《盗墓笔记》让看客们赞声一片,但小说总归是小说,这要放在现实里,可是件犯法的事。近日,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上演了一起现实版盗墓笔记,被临安警方一举破获。
  得知两座古墓塔被临安警方全部找回时,临安区天目山镇武山村村长陈兴良舒了一口气:“这两座古墓塔对我们村的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啊。”
  两座清代古墓塔被整座搬走
  2017年11月,武山村的村民如同往常一样,到西坞庵遗址附近的竹林挖笋。挖笋过程中发现,竹林深处的两座古墓塔不见了,现场除了基座,整座墓塔都被人搬走了。
  “这两座古墓塔被盗的位置是天目山镇武山村西坞庵遗址,是和尚灵塔,建于清代年间。”临安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,2008年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时,在天目山镇武山村发现西坞庵遗址,并有两座古墓塔,古墓塔下面是墓室。
  “这两座古墓塔我们从小就知道,因为很少有人上去看,之前已经荒废了,前几年还组织过翻修。”陈兴良说,这两座灵塔对武山村来说有重要的意义。随即,临安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和陈兴良向於潜派出所报警。
  三名陌生男子出现在竹林中
  古墓塔由塔盖、塔身、塔座组成,属于青石构件,每个构件均重达几百斤,古墓塔是如何被运下陡峭竹林的?相关线索缺失,案件侦办一度陷入困境。
  通过民警大量走访调查,有村民反映,2017年11月13日,他们在山上挖笋时,看见三名陌生男子从西坞庵竹林地里搬石头,放到一辆小货车上。
  於潜派出所民警立即展开追查,在村道监控里找到了线索,追踪发现湖州长兴的蔡某长期从事古玩生意,特别爱好古墓、石头等,并发现蔡某在2014年因盗掘古墓葬罪被判处缓刑。
  临安警方立即赶赴湖州长兴进行调查。在湖州警方的配合下,结合多方面调查与分析研判,确定蔡某具有重大犯罪嫌疑。
  雇佣12人搬走百余斤石墓塔
  经过研判,临安警方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蔡某实施抓捕。
  2017年12月8日,民警在蔡某湖州长兴的家中将其抓获。经审讯,犯罪嫌疑人蔡某对在天目山盗窃两座古墓塔的不法事实供认不讳。庆幸的是,两座古墓塔共6组12件全部找回,其中一座塔的塔盖与塔身被蔡某组合后放在家中当作茶几使用。
  2018年1月3日,此案其他12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。经浙江省文物鉴定机构鉴定,失窃的两座古墓塔,一座为松隐禅师塔,建于清代嘉庆年间,俗家姓张,名德然,在元末明初很有威望;另一座相距近百米规模相对小一点的古墓塔,为云松际林禅师塔,建于清代康熙年间,属于一般文物。
  据蔡某交代,2017年8月,其通过网络查询到临安天目山周围有很多古禅师塔,并到天目山实地勘查了一下,确实发现有古禅师塔的存在。于是,蔡某便招募司机和搬运工等12人,从当年9月至11月,前后分4次将两座古墓塔6组12件的青石构件通过面包车、小货车运回湖州长兴家中,待价而沽。
  1月3日,经临安区文化保护管理所确认,这起盗窃古墓塔案成功破获,被盗文物全数追回。(记者 王春 通讯员 符栩潇 余晓丽)

 

本网的所有图片,文字,视频等信息部分来自互联网,其文章只代表原作者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网,本网会尽快删除,如是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推荐阅读